2009年7月13日

那段排戲的日子

  算一算,從學校畢業後,離開排戲的生活也有將近10年之久。當我從江之翠劇場離職以後,就知道自己大概也回不去那段折磨人卻又讓你深陷不已的舞台時光。剛成為社會新鮮人時,對劇團還懷抱著眷戀,每天從基隆跑到板橋去當傳統南管樂/劇團的行政,處理團裡大小瑣碎雜事
,幫忙提案申請補助,整理單據送去給會計師做帳,跟著團員到處巡演...好玩,一點都不累,甚至讓我覺得我還是這個圈子裡的一份子。

  只是最後基於現實的考量,我還是轉移了跑道,最後投身公職。其實我自己心裡很清楚,所謂的「現實考量」,一直都是我用來回應外界的藉口,冠冕堂皇,合情合理,而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勇氣,缺乏去追逐夢想的勇氣,就像我想唱歌卻又不敢跨出行動的步伐一樣。

  原本以為這些都已經過去了,除了偶爾去看看戲、聽聽曲藝以外,我就只是投身茫茫宦海的小米蟲,一個純粹買票進場的觀眾。沒想到人生總有峰迴路轉的時候,我被指派去參加宜蘭縣一年一度的英文話劇比賽(因為本人在單位內最菜,最菜就該死。)。一開始心裡很排斥,根
據經驗(我在臺北市政府時看過一次),這種話劇比賽都是演員排排站,每人一句,輪著講台詞;到最後,比的是誰的服裝華麗,誰的道具精緻。我壓根不想參予這樣的大拜拜,但是事出無奈,只好乖乖就範。

  誰知,事情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樣!參加了第二次排戲之後才知道(第一次請假未到,以前在劇團學的紀律都還回去了),原來指導老師也是學戲出身的,某藝術大學導演組畢業,所以一開始的讀本,就勾起我那段遙遠的回憶。那段我好久不曾想起的回憶。

  讀本、順詞、腳色確定,第二次排練結束了,下一次就要分場排戲。時間是下午四點多,我騎著機車馳往回家的路上,夕陽灑在身上,I-Pod在耳邊唱著,突然有股悸動出現心頭,那段排戲的日子一幕幕地在腦海盤旋,清楚而模糊:

  我記得,第一次社團活動遲到2分鐘,被淑婷當面質問,我無言以對。

  我記得,劇場中間的藤椅是丁老師的專屬座位,誰也不能坐,即使丁老師已經去世。

  我記得,剛進劇團就遇到末代大專盃話劇比賽,在「憨弟德」一劇中擔任士兵及僧侶等龍套角色。指導老師是華湘如。那是一齣由許多tube堆成場景的戲,那是一齣演員要負責搬tube的戲,那是一齣學弟妹是演員而學長姐是工作人員的戲,那是一齣讓學弟妹莫名奇妙被迫選邊站的戲,那是一齣沒有得獎的戲...

  我記得,參加每次期末公演技術彩排,反覆的上道具、下道具,只為了在換場時,必須做到安靜、快速、準確。

  我記得,仇泠學姊每個星期從臺北騎車來淡水幫我們上課,甚至為了期末公演整排到凌晨四點。

  我記得,我唯一一次當導演時,我的女主角欣慧(現在改名桐宇)因為穿著過髒的戲服排戲,導致急性皮膚過敏送醫,而我最後一個知道


  我記得,我當了團長,我卻沒有當成舞監。我想籌辦戲劇營,卻因為我的因循苟且而沒有成案。

  我記得,韻晴因為無法完成信任遊戲,而落下的淚水。

  我記得,劇場兩邊掛著四條白布黑字的標語,但我卻再也拼湊不出完整的句子。

  我記得,我已經好久沒有回去看戲,好久沒有進去文館L209,好久沒有實驗劇團的消息...

2009年6月4日

媒體應該懂得節制

  中天、中視變更董監事案在中時集團運用其龐大的媒體資源猛烈砲轟後,終於有民間媒體觀察團體受不了,跳出來講話了,要求民眾拒看中天、中視、拒買中時。身為一個中時的愛用者,維多也認為中時集團這次是過火了。


  從上個星期四開始,中時集團因為不服NCC的7條附款,大動作地在中視、中天、中時等自家媒體予以砲轟,更動用其所有累積的政界人脈,讓邱毅、朱鳳芝、費鴻泰、鄭麗文等一干與其關係良好的國民黨立委幫忙出頭,公開痛斥NCC違法,甚至揚言要在立法院提出NCC委員退場機制,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目無法紀、恫赫政府。


  NCC身為一個獨立機關,應獨立行使職權,當初設立這樣一個獨立機關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受到黨政軍之影響。旺旺集團不但連續在自家媒體上猛烈攻擊NCC處分違法外,更在平面媒體刊登半版廣告,硬槓NCC委員,甚至個別點名,企圖對委員造成壓力,同時所有報導都是一面倒地維護自身利益,根本遑論「平衡報導」,從社論、特稿、評論全部都在指摘NCC的不是,想要形成輿論壓力,迫使NCC取消所有附款。


  維多認為,這次NCC的決議或有爭議,具有討論的空間,而這是一個行政處分,同樣是那句老話,當事人如有不服,仍應循訴願、行政訴訟途徑提起救濟。公然挑戰公權力,對「獨立機關」進行「文攻武嚇」,老實說就是文化流氓,跟那些我討厭的流氓政客沒有兩樣。他們這樣的作法,不僅傷害NCC的獨立性及權威性,更破壞中時集團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


  媒體常常掌控議題設定的權力,他們透過特定立場的角度,去傳遞他們所想要告訴視聽大眾的訊息,也因此媒體應該自我體認到他們重大的社會責任與公共性。也就是說,媒體既然自詡為「扒糞者」、「第四權」、「無冕王」,就應該體認自己的責任與行為分際,不要平時道貌岸然,到了維護自身利益時,各種扭曲、窄化、一元的報導言論紛紛出籠,尤其在此時此刻,豈不更加坐實NCC委員「賣米果的不懂媒體」之語?


相關新聞報導:http://www.nownews.com/2009/06/04/91-2459845.htm

2009年5月25日

大口吃遍臺灣

其實我算不得是這個節目的忠實觀眾,並不會定時收看,
只是在轉電視台的時候,偶爾瞥到就會停下來看一下。

不過我還是很用功的喔,在寫這篇網誌時,有給他上網爬文一下。
以下是節目特色(綜合各家網友評論):

A.主持人(Matsu,阿松)不看鏡頭說話是故意的。
B.節目預算、編制不多,所以節目品質較為粗糙。
C.阿松大概1個月來1次台灣拍攝節目,為期約2天。
D.每次路線都沒有事先規劃,很隨性,走到哪裡、吃到哪哩、拍到哪裡,典型的「所見即所得」。
E.主持人很像背包客,一點化妝都沒有。
F."不要香菜"!(聽說很多阿本仔都不愛香菜這一味)

以上就是常見到對這個節目的看法,喜不喜歡?見仁見智。

喜歡的人會覺得他很自然,很隨性,不會誇大,
好吃就說好吃,不好吃就吃個幾口就停下來了
(雖然我很少看到他有討厭的食物),
比之目前一堆誇張的表演解說,要真實多了。

不喜歡的人認為他吃相噁心,不會介紹,
跟店家沒有互動,亂吃一通,說話不看鏡頭,沒有質感等等。

我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節目,
因為他用日本人的觀點來介紹臺灣的食物(不見得是美食),
許多在我看來很普通的菜色,在他吃來都很特別,
尤其他會拿來跟日本的飲食做比較,
反而可以讓人很輕易的了解日本和臺灣在飲食文化上的差別。
至於他介紹的店家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吃,我倒不是那麼在意。

不可諱言,這個節目的製作品質的確沒有其他美食節目精緻,
但是他運用紀錄片的紀實手法,以第一人稱帶我們看見他眼中的臺灣
(包含略帶髒亂的街道和不是那麼體面的店面,甚至是施工中的工地),
卻的確是現在台灣美食節目或旅遊節目所獨有的異類。
不過這樣鮮明的節目風格,也就引來兩極的評價,
讚美的固然有之,毒舌批評的當然也就不在少數。

原本以為Jet日本台是被觀光局豢養的電視臺,
因為他一連推出「瀨上剛 in 臺灣」、「大口吃遍臺灣」、
「台灣一人觀光局」等節目,
都是在介紹臺灣的風土名情、飲食文化,
不過後來爬到一則聯合報的報導
才知道原來這3個節目都是Jet台的自製節目
(但是我還是高度懷疑觀光局在背後贊助),
只有在臺播出,日本看不到。

話雖如此,這些節目還是把台灣各地的風情介紹給旅台的日本人,
聽說他們還真的會因為看到節目,特別跑去試味道,
如果可以藉此間接介紹給日本人,也算是另類的國民外交啦!

2009年5月13日

官樣文章之簡要自述

這篇是奉人事口諭所寫的簡要自述,雖然相當制式化及官樣,畢竟也算是自己的文章,也就拿出來野人獻曝一番囉!(為保護本人及之前的長官、同事,機關名稱循公文寫作慣例,以「○○」(註1)表示。)

---------------------------------------------------------------------------------(這是分隔線)

職(註2)分別於94年初等考試及95年普通考試一般行政類科筆試及格,分發至○○市政府○○處(現已改制為○○局)及○○部人事處接受實務訓練。任職於○○處期間,擔任秘書室書記一職,負責機關總發文、檔案管理及採購業務等工作;任職於○○部人事處期間,則擔任助理幹事一職,負責該部所屬人事機構人事人員之任免遷調及○○人事主任核備事宜。

97年2月適逢○○市政府○○處甫改制為○○局,承蒙長官不棄且考量個人所學及興趣,爰自○○部人事處調任○○局助理員,負責「某大型活動(註3)」行銷宣傳事宜。同年高考三級筆試及格,分發至本府○○處迄今。幸遇長官提攜及同仁協助,所辦業務皆能順利完成,尚無延誤公務之處。

百丈禪師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註4)○○行政乃為職未曾接觸之領域,尚需多方學習及職務上之歷練,仍期許自己兢兢業業,莫忘初衷(註5),善盡一己之心力,回報國家於萬一(註6)。


註1:有上過公文寫作的人都知道,「○○」是用來取代人名或機關名的,但是「○○XX」就是老婆寫給老公的情書專用代號了,例如:「老公的○○好厲害,我們XX到天亮...」-電影「威龍闖天關」。
註2:在公文上,對長官自稱「職」,阿諛媚上且無尊嚴者,則自稱「卑職」。例如:「卑職對大人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電影「鹿鼎記」。
註3:同樣是為了保護自己和長官同仁,意思同「註1」。
註4:這句話我從大學畢業用到現在,超級好用的一句話。反正不管你前面寫什麼,結論來這一下,看到的人都會認為你是「認真負責又勇於任事的好青年」。(如果想要參考這樣的寫作方法,麻煩自己去「警世名言」之類的書籍找別的名言,不要跟我搶這句,我還要用到退休。)
註5:這個也是從大學用到現在,不過這個成語可以盡量用,沒關係,因為大家都在用。
註6:最後這句話是我後來加上去的,送上去的簡歷裡面沒有,因為我怕人事會把剛吃下去的早餐吐出來。

2009年4月28日

「傳統音樂欣賞」課後感

時間:4月某日。
地點:宜蘭市某地。
講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主任 吳榮順

說到傳統音樂,你會想到什麼?

一開始被長官指派去參加這個課程研習時,我本來以為不外乎就是南管啦、北管啦,或者是傳統絲竹像是歐陽鋒的鐵箏啦、黃藥師的玉簫啦、令狐冲的古琴啦等等。

結果呢?

結果是當我犧牲了我的早餐,準時到達會場,卻看到人事小姐在上面跟大家閒嗑牙,一邊"委婉"地請大家要往前面坐(再講不聽就要按照座位號碼坐!),一邊跟大家分享辦理訓練研習的賭爛心路歷程。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講師還"塞"在雪山隧道裡,來不及準時跟大家見面。哇咧恁老師卡好真不幸!!想不到星期五早上往宜蘭方向的雪山隧道會塞車!

為了平復我的心情,所以決定先去小7買39元早餐(御飯糰+小杯咖啡)。當我吃完早餐,心滿意足回到會場時,講師已經很識相地出現在講臺前。

投影機播映在螢幕上的是一張宜蘭的古地圖,講師正在跟大家介紹原住民族沿革,然後講到宜蘭的噶瑪蘭族。這個時候,我忍不住往旁邊的海報瞄去。

「上面是寫著『傳統音樂欣賞』沒錯啊,那為何這個自稱『北藝大傳統音樂系主任』的人講的居然是『臺灣原住民族的過去與現在-以噶瑪蘭族為例』咧?」

就在這個時候我發覺身邊的人臉上也都浮現了跟我一樣的疑問,我的歐陽鋒、黃藥師跟令狐冲在哪裡啊?

想不到越來越深入,越下去就越有感覺。原來老師要講的是原住民族的「傳統音樂」啦!登時打破了我原本對傳統音樂的刻板印象,傳統音樂不只是十面埋伏或是陽明春曉,其實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都能稱為「傳統音樂」,畢竟這就是他們源遠流傳下來的文化資產。

好啦,說了這麼多,都還沒有寫到主題,所以我們就廢話不多說,開門見山(這是哪們子的開門見山?),本次研習心得如下:

一、原來大家耳熟能詳的「青蚵仔嫂」原曲,可不是來自屏東,而是來自是噶瑪蘭族。千萬不要以為噶瑪蘭族被韓國人影響到,看到什麼東西不錯就說是他們發明的,會有此一說,吳教授也提出他的根據。許常惠教授曾經在民國56年為了蒐集臺灣各原住民族的音樂,而到屏東錄音,當時有人在錄音前說明"這是來自花蓮港的曲調",再加上吳教授的考據,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所以以上言論均不代表本人立場,請屏東鄉親們不要找我抗議。) 另外,有趣的是,他們還會因為受到當時閩南文化和外來語的影響,傳唱的歌詞裡出現閩南語和Tabacco,相當奇妙!

二、阿美族豐年祭的領唱其實含有長幼尊卑的意涵,通常由一個長者領唱,一群年幼或位卑者回應,領唱者即興創作曲調,而應和者只需以固定的曲調回應即可,所以非常考驗領唱者的功力,而他們歌詞都用"Ho"、"Hi"、"Ya"等無意義的字詞代替。

三、賽夏族的矮靈祭也是類似,只是他們是用重唱的方式展現。他們僅用4個音階哼唱,跟唱著在第3拍加入,重複著領唱者唱過的曲調。因為強調「不中斷」,對領唱和跟的人都是挑戰,所以很刺激。我們也在課堂上實作過,基本的四拍還跟的上,只要老師突然換個半拍,我們就全軍覆沒,其實跟唱的難度還是有的。

以上就是我這次研習的心得,至於下午的「公務人員核心價值與廉政倫理」,是周公幫我上的課,也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囉。

2009年4月15日

我拼了!!

這當然是炫耀文!!只是比較晚貼而已 >.<

很明顯,這是霹靂布袋戲的拼圖,人稱「玄宗六絃」。

話說在我前往接受高考基礎訓的前一天下午, 那時新光三越A11館6樓正在展出「2009霹靂藝想世界」。
身為一個霹靂布袋戲的愛好者,去觀展是很合理的;
當然啦,正如我所說,身為一個霹靂布袋戲的愛好者, 順便買點霹靂精品,也很合邏輯!

於是我就意思意思的買了這個1000片拼圖,
也是想要用來打發在宜蘭無盡寂寞的夜晚~~ (泣)

由於當天晚上我就要入監服刑入住學員宿舍,
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先壓抑下我滿腹的慾火,讓他先在櫃子裡躺上一個月。
總不能讓室友誤認我是宅男,而且是個有自閉傾向的宅男,
更重要是,我要是拼好了,那我在宜蘭不就要繼續無聊修身養性了嗎?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終於一個月過去了,
回到了宜蘭,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玄宗六絃」拼圖出來,
「蒼,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我一定會讓你風華再現的!」我在心中默默地吶喊著。

誰知,世事難預料!難道是命運無情地捉弄,還是上天注定地安排?
我竟然只花了三個晚上就完成了!!
天啊!我以後沒有圖拼了怎麼辦啊...

拼完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把圖黏到白報紙上,再拿去裱框,以拿來炫耀懸掛,
但是因為我天生沒有美工天份,很怕把它黏壞了,所以遲遲沒有動工,
更何況我還不知道羅東哪裡有裱框店,所以也就任由他持續躺在我的巧巧拼上了。


後記:我現在正在期待霹靂繼續推出新的拼圖,我會繼續拼下去的!
   另外,有誰知道羅東哪裡有拼圖裱框的店,麻煩告知一下啦...

2009年4月14日

想‧見你

  時間是上午10點25分,首都客運緩緩啟動,從羅東站出發,終點是臺北市政府捷運站。

  司機例行廣播歡迎搭乘,螢幕單調輸出逃生畫面,但我更專注於車窗外的精彩。陽光似乎也興奮著假日的來臨,放射出一地金光閃閃,趕走多日來的陰悶濕冷。你送的iPod Nano正在播放梁文音的「薄荷與指甲剪」,搭配著一塊塊毛茸茸的綠在眼前飛過,我正在向春天馳近。

  我正向春天馳近,陽光、藍天、綠地正在對我透露訊息。

  我正向春天馳近,平均時速70公里,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我正向春天馳近,即使耳邊偶爾出現熟悉悲傷旋律,我卻帶著微笑跟著輕聲哼唱。

  我正向春天馳近,穿過雪山隧道、彭山隧道、烏塗隧道,來到繁華的大城市。

  巴士停了,車門開了,春天出現了...